各部门、各单位:
应我校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邀请,西北师范大学杜小妮教授、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薛海洋博士将于10月12日来我校做信息安全主题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参加!具体安排如下:
报告时间:2018年10月12日(周五)15:30—18:00
报告地点: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大楼106室
报告一:Understanding and Constructing AKE via Double-key Key Encapsulation Mechanism(薛海洋博士)15:30-16:30
摘要:密钥交换协议旨在让两方或者多方在不安全的信道上协商会话密钥,是建立安全的加密通信的前提。密钥交换协议的认证性是基本的和重要的要求。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广泛的应用在TLS,SSL等安全传输协议中。隐式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在效率和带宽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代表性的是HMQV、OAKE、NAXOS、Okamoto-AKE等方案。然而隐式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研究相对独立而且不适合扩展到基于格、超奇异同源等后量子安全的问题上。
针对上述问题,本报告介绍一种简单的非交互的双密钥封装机制(2-key KEM),不仅概括了现有著名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AKE),而且引导出基于格和拆奇异同源的高效后量子安全的AKE。
报告人简介:薛海洋,博士,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公钥密码方案的设计与可证明安全,后量子安全公钥密码方案分析与设计。
报告二:具有较低重量的线性码设计(杜小妮教授)16:30-18:00
摘要:线性码在数据存储系统,通信系统和秘密共享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确定线性码的参数是编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报告介绍线性码的发展,线性码的一般构造方法和具有低重量分布线性码的最新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杜小妮,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密码学博士学位。201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做访问学者。2014年3月至6月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做访问学者。主要学术职务有:中国密码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密码学会密码数学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Math. Rev.》评论员。先后获兰州市青年科技奖以及中国密码学会优秀会员称号。
研究方向为序列密码和编码理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0余篇,软件成果登记1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国防科学进步三等奖和甘肃省高校教师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7项奖励。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并先后主持完成人社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ISN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8项科研项目。
特此通知。
科研处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8年10月10日